磁卡原理,磁卡是如何工作的!
来源: 只做卡   发布时间: 2014-05-07 17:52   9114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磁条卡因为表面覆盖了一层塑料或者是用其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它的特点主要是高强度、耐高温,可以防水防潮湿,还比较耐磨。

磁卡原理
     磁条卡因为表面覆盖了一层塑料或者是用其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它的特点主要是高强度、耐高温,可以防水防潮湿,还比较耐磨。
    磁卡覆盖了这层膜之后,通过机器往该卡里面写入一些磁场信息,我们叫作磁场颗粒,这些磁场颗粒是非常细小的存放在磁卡表面的膜上面,由很多不同的磁场颗粒组成不同的信息,然后通过磁卡刷卡器,就可以将磁卡表面的磁场颗粒给读取出来并且识别,通过识别这些磁场颗粒,就可以将这些磁场信息给输出到电脑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刷卡之后,就可以有数据显示出来。
    磁条内可分为三个独立的磁道,称为TK1,TK2,TK3.TK1最多可写79个字母或字符;TK2最多可写40个字符;TK3最多可写107个字符。还可以将磁卡分成高抗磁条和低抗磁条,高抗磁条抗环境干扰特别强,低抗磁条的抗环境干扰就没有那么好。但是也有缺点,磁条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从而需要计算机网络或中央数据库的支持等。

磁卡如何记录数据的
    记录磁头由内有空隙的环形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构成。磁卡是由一定材料的片基和均匀地涂布在片磁卡刷卡器基上面的微粒磁性材料制成的。在记录时,磁卡的磁性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或记录磁头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并分别和记录磁头的空隙或磁性面相接触。磁头的线圈一旦通上电流,空隙处就产生与电流成比例的磁场,于是磁卡与空隙接触部分的磁性体就被磁化。如果记录信号电流随时间而变化,则当磁卡上的磁性体通过空隙时(因为磁卡或磁头是移动的),便随着电流的变化而不同程度地被磁化。磁卡被磁化之后,离开空隙的磁卡磁性层就留下相应于电流变化的剩磁。
    如果电流信号(或者说磁场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那么磁卡上的剩余磁通也同样按正弦规律变化。当电流为正时,就引起一个从左到右(从 N 到 S)的磁极性;当电流反向时,磁极性也跟着反向。其最后结果可以看作磁卡上从 N 到 S 再返回到 N 的一个波长,也可以看作是同极性相接的两块磁棒。这是在某种程度上简化的结果,然而,必须记住的是,剩磁 Br 是按正弦变化的。当信号电流最大时,纵向磁通密度也达到最大。记录信号就以正弦变化的剩磁形式记录,贮存在磁卡上。


磁卡磁道介绍
磁条上有3个磁道。磁道1、磁道2、磁道3为读写磁道,在使用时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磁道1可记录数字(0-9)、字母(A-Z)和其他一些符号(如括号、分隔符等),最大可记录79个数字或字母。
磁道2和3所记录的字符只能是数字(0-9)。磁道2最大可记录40个字符,磁道3最大可记录107个字符。
磁条是一层薄薄的由排列定向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也称之为颜料)。用树脂粘合剂严密地粘合在一起,并粘合在诸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基片媒介上。

磁卡的简单叙述
磁条从本质意义上讲和计算机用的磁带或磁盘是一样的,它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通过粘合或热合与塑料或纸牢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磁卡。磁条中所包含的信息一般比长条码大。磁条内可分为三个独立的磁道,称为TK1,TK2,TK3,TK1最多可写79个字母或字符;TK2最多可写40个字符;TK3最多可写107个字符。由于磁卡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便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特性,因此它的发展得到了很多世界知名公司,特别各国政府部门几十年的鼎立支持,使得磁卡的应用非常普及,遍布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磁条卡

 

百度地图 google地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